TOP5文章
總是把該做的事情拖到最後一刻?拖拖拉拉不致命,卻可能「拖」掉真正重要的事!
觀看人數 : 3277如何聊天聊得熱絡不冷場?美國電台主持人教你十招讓談話更愉快
觀看人數 : 2749哲學家教你如何說服別人
觀看人數 : 2538司徒達賢:理性思辨從聆聽開始
觀看人數 : 2136做不出選擇嗎?5個步驟讓你有系統地做出好決定
觀看人數 : 2015
司徒達賢:理論與實務
學理、經驗,何者重要?只能說各有利弊,但先理論後實務,仍是我的建議。廣泛的學理基礎、研究方法,能讓你面對繁雜個案時,更能推敲出因果,獲得前瞻觀點。
觀看人數:221 今周刊

創新效益和風險如何找到平衡?台灣銀行是否能做到 Open Banking
Open Banking 風潮近年大舉興起,相對於自行建置新平台或研發新產品,與現有外部企業合作,或是將金融服務 API 化、變成可供第三方業者呼叫的 App,能讓金融創新的速度更快、形式更多元,也逐漸成為全球金融業在創新時的主要選擇,包括歐盟、英國、新加坡、香港及澳洲等國,皆已逐步推動開放銀行的服務模式。
觀看人數:965 台北金融

台灣金融業數位轉型關鍵: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在地化解決方案」
在台灣特有的產業環境下,金融業始終被定位為一個「協助產業發展」的角色,像是 1990 到 2000 年間,許多台灣企業到大陸投資設廠,金融業就提供了充分的財務支援,幫助台灣企業順利發展。台灣微軟大型事業處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俊良指出,這種帶動產業發展的角色定位,讓台灣金融業一直受到主管機關高度監管,雖說較不自由,但受到外在金融事件的衝擊與風險也相對比較小,而歐美金融業多偏向投資應用,這樣的角色差異,讓兩邊的金融產業在數位轉型腳步上也略有不同。
觀看人數:914 台北金融

給金融業的設計思維秘笈:如何分 5 階段,打造新一代 Fintech 金融服務?
在台灣特有的產業環境下,金融業始終被定位為一個「協助產業發展」的角色,像是 1990 到 2000 年間,許多台灣企業到大陸投資設廠,金融業就提供了充分的財務支援,幫助台灣企業順利發展。台灣微軟大型事業處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俊良指出,這種帶動產業發展的角色定位,讓台灣金融業一直受到主管機關高度監管,雖說較不自由,但受到外在金融事件的衝擊與風險也相對比較小,而歐美金融業多偏向投資應用,這樣的角色差異,讓兩邊的金融產業在數位轉型腳步上也略有不同。
觀看人數:841 台北金融

吳靜吉:創造力與創新運動剛開始
這個運動的信念是,每個人都可以想像和創造美好未來,領導人也可以運用創造力解決問題,不僅在地生活更美好,也讓地球更健康。
觀看人數:1390 今周刊

詹益鑑:實驗大學也要一味追求績效嗎?
台灣在實驗教育領域的立法進展與多元程度,在亞洲位居第一,但細究實驗大學的相關條文,仍充滿「管制」思惟,距離真正開放仍有一大段路。
觀看人數:967 今周刊

詹益鑑:學習的理由
自學型態逐步開展到高中,當孩子的學習歷程不再只是被課本、考試、補習追著跑;父母們更該思考什麼是學習的理由、如何建構孩子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觀看人數:1221 今周刊

吳靜吉: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切勿求快
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走得比台灣快速且大方,但兩岸似乎都偏向立竿見影的熱鬧,應該效法歐洲,深度了解歷程與說明,從看門道的視野長期培育創新人才。
觀看人數:1095 今周刊

詹益鑑:用長期思惟,投資孩子的未來
台灣孩子小時候不輸人,為何成年後卻越差越遠? 關鍵就在缺乏 「投資長期」概念。改變就從家庭做起!不要外包給學校跟補習班,父母不但要理解,更要積極參與。
觀看人數:1015 今周刊

司徒達賢:企業家傳的老闆學
家族企業接班人所受的管理教育,與企業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其中,對外關係與對內領導的經營智慧和手腕,則是一門需要家族長輩提點傳授的「老闆學」。
觀看人數:1102 今周刊

司徒達賢:理性思辨從聆聽開始
社會充滿具爭議性的議題,透過溝通進而理性思辨,是社會前進的先決條件; 然而,溝通包括「說」和「聽」,專心地聆聽,才能夠體會發言者的思路邏輯。
觀看人數:2136 今周刊

做不出選擇嗎?5個步驟讓你有系統地做出好決定
「選擇決定你的命運。」這句話對許多人而言,應該並不陌生。然而,這也是許多人面臨選擇障礙的原因:畢竟,面對「命運」這個嚴肅的命題,再三考慮,甚至是舉棋不定,都是人之常情。
觀看人數:2015 台北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