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兩會後的對台政策與金融人事布局
- 觀看人數: 6269
- 2018-04-18
備受矚目的大陸兩會(政協、人大會議)於3月召開,隨著相關人事佈局逐漸明朗,也即將開啟「一行兩會」(人行和銀保監、證監會)的金融監管新時代,未來大陸對台政策走向,勢將牽動兩岸情勢發展與兩岸金融往來。
為此,本會於昨日(4/18)舉行「大陸兩會後的對台政策與金融人事布局」座談會,並邀請淡江大學 張五岳 副教授 及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呂忠達 諮詢顧問,解析大陸兩會的重要意涵,與對兩岸關係及對台灣金融市場之可能影響。
為此,本會於昨日(4/18)舉行「大陸兩會後的對台政策與金融人事布局」座談會,並邀請淡江大學 張五岳 副教授 及 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呂忠達 諮詢顧問,解析大陸兩會的重要意涵,與對兩岸關係及對台灣金融市場之可能影響。
目前國內發展著重在三個方面:「美麗中國」代表環保生態維護、「平安中國」代表智慧城市及公安監控、「健康中國」則為醫療、保健及長照,未來將可見綠色及銀色商機。持續進行的「一帶一路」也將是未來投資主題之一。
而對台部份,本次涉台團隊可說是最了解美國的團隊,可看出對台人事佈局凸顯對美工作的重要性。講者並表示,在習卸任前應會對台灣的關係做一次整理。
本次講座於QA交流時間來賓提到,能夠經由聯誼會對中國的最新動向及發展作整理、討論是相當有益處的,本會也將保持update相關訊息。
第一階段大綱
邀請到淡江大學 張五岳 副教授針對「大陸兩會後政經變遷與對台政策走向解析」作分享。
- 影響兩岸關係與中共對台政策的三個面向
- 2018中國兩會開啟習近平延任時代
- 李克強:史上權力最弱的總理?
- 只有「習核心」沒有什麼「習王體制」
- 中國兩會後開啟的政經變格與新局
- 毛澤東之後最為集權的領導人
- 正帶領中國在對內、對外、對台走出新道路
- 對台堅持一個中國 對內高舉三個中國
- 北韓核危機緩和後:因應美國期中選舉美 中貿易爭端上場
- 2017美中之間的逆差在創新高達3752億美元,占46%以上
- 王、劉、楊、王四大金剛處理中美新型關係
- 中共最新涉台領導:史上最了解美國的涉台團隊
- 中共涉台發言(報導)判別標準
- 對台政策與兩岸互動交流的機制平台運作
- 習近平十九大政治報告對台政策重點
- 2016年臺灣與大陸各省GDP排名
- 2018中共對台工作會議:解構
- 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
- 習近平的「新一國兩制」
- 兩會後對台政策:逐步片面改變兩岸現狀
- 近年中國軍機擾臺次數(至2017上半年):自中共19大後到2017年12月18日已經8度軍機繞台
- 從2015年與2016年平均一季一次 到2017中共十九大後平均每週一次
- 228公佈對台31項措施時機考量
- 31項對台措施六大特點
- 31項對台政策落實面臨的挑戰
- 2015年臺灣人赴海外就業國家人數比例分布%
- 聯合報:和戰天平年度大調查
- 《遠見》針對31項對台措施民調(2018 3.8–11)
- 陸委會─民眾對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的看法
- 中央研究院台灣統獨選擇及未來走向
- 《遠見雜誌》「2018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10年來統獨意見消長
- 臺獨支持度變化比較
- 台灣兩大挑戰:經貿鎖國與人才鎖國
- 台灣民主化與兩岸關係
- 兩岸人民的敵對與分裂的台灣≠和平的兩岸
第二階段大綱
邀請到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 呂忠達 諮詢顧問針對「中國大陸「十九大」後的政經暨金融情勢」作分享。
- 中國大陸「十九大」後的政經暨投資情勢
- 中共中央現階段財經與金融政策主軸
- 大中華地區的投資思維
- 中國成功轉型為以消費主導的經濟體
- 投資機會
- 中國由製造大國轉型為創新大國
- 創新為資訊科技業注入動力
- 互聯網獨特商業模式在中國快速崛起
- 阿里巴巴重視消費者體驗,開創電商新格局
- 中國互聯網企業前景普遍優於成熟市場
- 創新為資訊科技業注入動力
- 中國教育市場急速擴大
- 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資產重新配置帶動保險需求
- 澳門休閒娛樂谷底翻揚
- 「一帶一路」:當代絲綢經濟的復興
- 《中國的亞洲夢(China’s Asian Dream)》:一帶一路全面解讀,對台灣、全球將帶來什麼威脅和挑戰
- 大陸這一波的國家建設藍圖,是準備迎向2021年中共百年黨慶
- 「十三五」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 我們如何面對未來?
- 貨幣政策領域仍有許多未知
-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建議
※ 詳細活動內容與入會資訊,請洽詢(02)2388-95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