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朱敬一:經濟發展氣宗 嫡傳何處尋

  • By 朱敬一 觀看人數: 3216
  • 2016-03-15



 

經濟發展若以金庸為喻,尋找有優勢的未來產業,厚植科技實力,是為「氣宗」,
但民進黨所挑選的五大產業,仍是在現有產業尋尋覓覓。投資未來的內功心法,早已失傳。

 
  我曾經以金庸筆下的氣宗與劍宗為喻,描述當前經濟發展政策的兩種不同取向。劍宗多是國貿局、外交官出身,主張自由貿易、開放市場;他們認為自由化國際化就定能帶動經濟成長。但是劍宗理論之弊在歐盟就看得很清楚:法、義、西、葡等國都是自由開放歐盟裡的國家,他們長期面對自由經濟卻依然不振,可見自由開放並非經濟不振的解方。

  至於氣宗,像是經濟部工業局與技術處,他們主張尋找有優勢的產業方向,厚植其科技實力,培養經濟競爭的「內功」。但是氣宗的麻煩是:產業方向要如何客觀尋找?科技實力要如何厚實孕育?並沒有規則方法可循。以最近民進黨所挑選的五大產業(生技、綠能、國防、物聯網、機械)為例,如果說不出個具有說服力的理論基礎,那就難以避免外界的質疑。
 
Shaolin Kung Fu by larique, on Flickr

  三十五年前,台灣選擇投入資通訊產業,當時我們連資通訊的影子都沒有。在「企業家還沒有出現」的石器時代投資某個新產業,需要相當的透視力與判斷力。這種對未來投資的大冒險萬一失敗了,主事者必然要扛責任。最近幾十年立法院與監察院越來越強勢,也越來越沒有官員願意做「投資未來產業」的冒險,以免被兩院修理。久而久之,氣宗的內功心法,幾乎已經在官場失傳。現在連工業局的官員,都是靠減稅等劍宗招式討生活,慘不忍睹。

  所有的現有產業老闆是誰,大家都知道,因此挑A做重點產業,當然就是對A有利。然而未來產業現在無蹤無影,誰會勝出,大家都不知道,因此厚植實力、投資未來的氣宗有一點優勢:不可能「圖利」。

  財務文獻顯示,第一代企業家多是冒險犯難、開創新局的,但是第二代企業家卻往往是坐享其成、能力不足的。在現有產業中挑重點產業,其實很可能是在嘉惠已經成功的產業,得利的常是第二代。但是發展未來產業,卻沒有先驗的對象,而是在孕育可能的第一代企業家。在現有產業裡尋尋覓覓的,絕對不是氣宗的嫡傳。
 
本文取自今周刊1003期/朱敬一《經濟發展氣宗  嫡傳何處尋
※ 本專欄與今周刊獨家合作,非經今周刊同意不得刊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