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陸行之:從興航案看投資科技業風險

  • By 陸行之 觀看人數: 4129
  • 2016-12-05



 

許多生技醫療產業處於研發虧損階段,而高科技產業的未來也有不易轉型的危機;
投資人除了財務風險,更要了解產業風險,否則受到的傷害,恐怕不會小於投資興航。

  在本業不堪虧損下,復興航空從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開始提請解散,訂於明年一月召開臨時股東會,選任清算人,董事會通過部分財產交付信託及通過大量解僱員工;預期從優先清償短、中、長期負債,和供應商應付帳款開始,一直到員工退休金、資遣費及償還清算費用和衍生利息後,大多數復興航空股東,應無法取回買入成本。
 
  事後諸葛分析一下,不同於傳統產業,筆者認為高科技和生技醫療業投資人,不但要了解類似復興航空的財務風險,也要了解產業風險,以免未來,類似事件也發生在高科技和生醫產業身上。

 
自由現金流風險
  根據公開資訊分析,復興航空在解散之前,每季自由現金流出每股一至一.五元,或相當於每做十元生意,就要流出三元的現金。
 
  因此在短短一年內,公司每股淨值縮水了四○%,於今年第三季剩下七.六元。若復興航空不提前解散,兩年內也必會因現金匱乏宣布倒閉,到時債權銀行、供應商、員工、股東將更血本無歸。
 
負債風險
  因為自由現金流惡化,興航在過去一年發行各種長短債因應,使淨負債占股東權益比,在一年多內增加近兩倍,於今年第三季達到二一六%。
 
  在清算二二八億元的總資產時,很可能以低於帳面價值、賣出現有十一架飛機和其他資產求現,清算後資產應低於二○○億元。再扣掉一五○至一六○億元負債和應付帳款,及十億元左右的員工退休金/資遣費,律師事務所清算費用和衍生利息後,股東應所剩無幾。
 
產業風險
  目前很多生技醫療業的公司,都處於無營收但研發虧損、自由現金於每季大量流出階段,如果臨床實驗延誤,加上外來資金無法到位,預期股東所受傷害,恐怕將不小於投資興航。
 
  而投影機、數位相機、顯示器、攝影機、光碟片、電腦周邊和功率電晶體等科技產業,因前景不佳、轉型不易,股東承受的自由現金流失血和負債風險,也是不斷提高。
 
本文取自今周刊1041/陸行之《從興航案看投資科技業風險
※ 本專欄與今周刊獨家合作,非經今周刊同意不得刊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