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我家需要都更嗎?

  • By 林東振 觀看人數: 2164
  • 2016-12-27
  新政府宣稱將大力推動都更,設定30年以上屋齡的老屋進行都更,全台建物將近800多萬棟,以新北為例,其中屋齡超過二、三十年的房屋比例超過50%以上。另外首善之區的台北都市景觀,也有很大的區域或聚落,呈現老舊狀態。

以個人觀點而言,我家需要都更嗎?可以找哪一個單位來幫我們重建或是整建維護?


  以都會區為例,住家以公寓或是大樓為多,有時區分所有權人數十或是數百人,大家人多嘴雜,整合意見可能是個大難題。以個人經驗,因為所住大樓磁磚剝落,險些砸到路人,為了公共安全必須都更。此外,建物結構受損,尤以民國70幾年房市大好時,建商搶建而忽略建材安全,或產生如海砂屋的情況,也時有所聞。這些時期的建物,目前也多屆30年的老屋。

  但是,住家個人有意願都更,除了所有權人不同意見整合困難之外,找哪一個單位可能幫我們改建?這牽涉我們所在房子的市場條件,如果不是在蛋黃區,可能因為獲利性不佳,建設公司無利可圖,就不會主動介入。但是如果我家的社區有強烈的都更必要性,住戶也有強烈意願,該如何處理?住戶可能沒有專業知識或是財力不足,如何在開發商不願主動主導下,來開動都更?新北市政府針對此窘境,開辦了一個創意,那就是都更推動師發想,由新北市培訓及考選都更推動師,以此協助一般自主更新,可以在都更業務上推一把。

  至於談到社區如何在資金上因應,一般需有一部分先期資金投入,目前台北及新北都會區都有資金的補助,例如新北市整維有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款。

  但是由於都更後價值陡增,造成稅負大幅增加,這點希望政府可以有所因應,以免美意不足。

  自文林苑事件後,大法官在102/4/26日709號釋憲,認定都更條例中不妥的條文,都尚未完成修法程序。目前重建案子在申請建照前,其流程中包含事業概要、事業計畫及權變計畫等三個階段,因大法官的釋憲,目前事業概要暫停審理,我們期待新政府都更推動業務可以先從健全法令開始,民眾才容易遵循。
 


文/兩岸CFP講師 林東振《我家需要〔都更〕嗎?》
※ 本文章非經原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