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台灣金融業數位轉型關鍵: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在地化解決方案」

  • 觀看人數: 6087
  • 2019-04-17
台灣微軟大型事業處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俊良
台灣微軟大型事業處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俊良


  在台灣特有的產業環境下,金融業始終被定位為一個「協助產業發展」的角色,像是 1990 到 2000 年間,許多台灣企業到大陸投資設廠,金融業就提供了充分的財務支援,幫助台灣企業順利發展。

  台灣微軟大型事業處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劉俊良指出,這種帶動產業發展的角色定位,讓台灣金融業一直受到主管機關高度監管,雖說較不自由,但受到外在金融事件的衝擊與風險也相對比較小,而歐美金融業多偏向投資應用,這樣的角色差異,讓兩邊的金融產業在數位轉型腳步上也略有不同。

  但縱然台灣的金融環境特殊,導致發展路徑和其他國家不太相同,甚至有些落後,不過也因為嚴格的法規管控,台灣金融業在其他國家尚未開始理解數據重要性之前,就已經開始保存大量數據,迎向數位轉型浪潮,只欠量身打造的 AI、大數據在地化解決方案。
  

歐美金融業如何做數位轉型:用科技把金融打進消費者生活環境


  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顧問協理謝明志表示,歐美金融業非常積極發展 FinTech 業務,他們對消費者的滲透力比較高,也瞭解金融需求藏在生活中的各個環境,所以會透過各種方式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人工助理 Erica,為行動金融顧客提供金融服務,讓金融應用更簡單自然。
 

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顧問協理謝明志
IBM 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顧問協理謝明志


  除了應用科技創新業務外,歐美金融業積極應用科技的目的還有一個,那就是重塑商業模式、進而翻轉市場,而且歐美金融業並不會堅持系統自建,若是內部缺乏相關技術領域的專業人才,就向外尋求科技公司合作推出 創新服務,進而創造更多與消費者的接觸點,這與台灣金融業的科技應用習慣有很大的差異。

  台灣與國外在數位轉型進度上的落差,讓目前市場上看到的 AI 或大數據解決方案大多來自國外,然而雙方在語言、文化、消費習慣畢竟大不相同,金融業很難一導入國外解決方案就立刻發揮戰力,與其事後不斷地進行調整與修改,不如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在地化 AI、大數據解決方案。

 

台灣具備在地化數位轉型優勢!投資 AI 應用而非基礎設施是關鍵


  謝明志認為,台灣人才和社會成熟度很高,很適合發揮在地化 AI 解決方案,成功關鍵在於金融業是否能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投資資料科學團隊,台灣資料科學人才具一定水準、人數也不少,金融業提供的待遇福利也不差,為何還總是感嘆找不到人才,關鍵在於企業內部有沒有一個合適的工作環境和團隊互動模式。

  資料科學家熟悉統計分析技術、卻不清楚該如何運用,因此必須和業務單位協作,例如:業務單位設計好的商品和活動,由資料科學團隊負責找出需要這些商品或活動的顧客,這和傳統業務單位提需求、IT 部門去實踐的運作模式,其實有很大差異,企業管理者必須促成資料科學家和業務單位彼此間有良好互動,才能發展出在地化應用。

  第二、風險無法規避但可以控管,台灣金融業常常在創新和風險間拔河,希望推出領先市場的創先服務,又擔憂這項服務風險太高,其實創新一定會有風險,只要能妥善應用工具去管控,就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第三、善加利用外部合作夥伴,台灣企業在導入 IT 應用時,素來傾向自行研發,但像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這種較不熟悉的應用,在地又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鏡,企業勢必得花數倍的時間去研究及解決系統開發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偏偏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此金融業不只要和消費者合作創造新的應用場景,更要懂得和科技業者合作讓服務快速上架。

  劉俊良則補充提出第四點,將資源投入在開發 AI 應用,而不是基礎技術上。近年來一直有國外科技大廠來台成立 AI 中心,促使人工智慧的底層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金融業應該站在這個基礎上去發展 AI 產業應用,才能跟上國際市場的競爭,不要再將資源投入在基礎建設上,如:研發語音/臉部辨識技術、演算法…等。

  舉例來說,目前人工智慧已經發展出,人類交談過程中的情緒辨識理論和技術,金融業可以研究當理財專員和顧客在對談過程中,能否應用這項技術去瞭解顧客對每句話的情緒反應,做為後續行銷話術的參考。

 

金融業的關鍵轉型課:實務結合國際最新趨勢,推動台灣金融產業脫穎而出


  從劉俊良與謝明志所提的四大關鍵來看,台灣金融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跨部門的合作與產品開發已蔚為常態,金融及科技領域人才必須主動瞭解各自的專業領域,才能掌握到新世代數位原住民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為此,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簡稱台北金融)推出 協力共創工作坊,以「培養 FinTech 即戰力人才、金融與科技實務對接互動式解決方案」為題進行課程規劃,結合國際 Open Banking、金融產業數位轉型及金融科技應用案例研討,並將帶領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流程,針對 Open Banking 與數位轉型進行創新討論,同時促使金融、科技與學研等不同背景人才跨界交流,希望能培育更多跨領域人才,推動台灣金融產業在國際 Open Banking 與數位轉型趨勢中脫穎而出。

※ 本專欄與科技報橘獨家合作,非經同意不得刊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