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吳靜吉:被忽略的美好——餘甘子

  • By 吳靜吉 觀看人數: 3282
  • 2021-02-01



 

台灣是一塊美麗的寶島,擁有萬物豐饒的美好,蘊含許多天然的食材,餘甘子就是其一,
富含維生素C等高營養價值,有補氣與延年的功效,值得細嘗。

  最近參加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為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設計的「甘願與子,共度餘生」機能食材踩線團。到達苗栗公館的樹重奏農場,我迫不及待地摘下頗像龍眼的餘甘子。初嘗有點酸澀,慢慢細嚼,果然回甘爽口,真是名副其實的餘甘子,客家人稱之為「油甘」。一九五○年代油甘蜜餞相當盛行,可惜慢慢地被人淡忘。

  約五年前,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接到一通中醫師的電話,詢問何處可取得餘甘子。改良場農業專家開始研究,終於知道為什麼中醫師想要打聽餘甘子的來龍去脈。

  根據農業技術交易網,油甘營養豐富,光是維生素C的平均含量就是柑橘的一○○倍,蘋果的一六○倍。佛教經典《維摩詰經》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餘甘子補氣與延年等功效。客家先祖引進台灣三百多年的餘甘子,就是因缺乏認知而被忽略的美好。

  美好的人物,就像美好的農作物一樣會被忽略。《紐約時報》從一八五一年起刊出數以千計的訃文,這些訃文所追思的,多是有名望的男性白人。二○一七年帕納尼(Amy Padnani)加入訃文團隊,意外發現獲得二○一五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模仿遊戲》主角「電腦科學之父」圖靈(Alan Turing),在二戰期間破解德國通訊密碼,扭轉戰爭,卻因為性向被迫化學閹割,而成為被忽視的邊緣人。

  美國天才女詩人普拉斯(Sylvia Plath)一生為憂鬱症所困,才能卻無限。一九六三年,第三次自殺,結束了三十歲的生命。一九八二年她成為第一位在死後獲得普立茲獎的詩人。心理學家研究心理疾病與創造力關係時,就以她為例,將這種現象稱為「普拉斯效應」。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也很容易忽略身邊的美好。法國導演Tolt推出的影片《不要去臺灣》與丹麥攝影師馬岑(Henrik Matzen)拍攝的《臺灣味》分享台灣之美,適時地提醒我們不要再忽略台灣的美好。機能食材踩線團當然也包括長久被忽略,但已經重新被發現的美好,像是紅藜、洛神葵、木虌果等。


 
 
         吳靜吉
本文取自今周刊1204/吳靜吉《被忽略的美好——餘甘子
※ 本專欄與今周刊獨家合作,非經今周刊同意不得刊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