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也要「翻轉」!來去日本最長壽──長野縣取經
- By 戴玉琴 觀看人數: 3850
- 2016-02-29
小編前言:台灣無疑正朝著高齡化社會前進,老化速度可以說是「超英趕美」。長照法的通過呼應著老人照顧的規劃與準備是刻不容緩。而鄰近台灣的日本,乃是全球高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且看看門諾醫院長期照護部 戴玉琴主任前往長野縣──日本最長壽的縣市──參訪過後的心得分享。
台灣於2015年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統計約12.5%,全日本於2015年統計約25%,在長野縣沿山區南牧村超過75歲長者更高達31.8%,長者照顧之重視與實踐成為全民運動,長野縣在銀髮族的照顧及老年生產力再造,有許多值得學習與借鏡的地方。以下就研修期間的觀察與討論中,提出個人想法:
改善長照產業,首要「翻轉教育」
幾次至日本研修後深刻體會,改善長期照護產業首要「翻轉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將相關長期照護之概念與倫理,逐步導入教育課程中,讓全國民眾清楚了解自然老化過程面臨之問題及因應,家屬可以提升敏感度,了解長輩在老化過程問題與需要,亦可以減少過度醫療使用,營造良善環境及積極改善勞動條件。
在本國照顧服務員為受訓90小時即可工作,被視為低階的勞動者,但事實上,在照顧產業裡,他們卻是非常重要且需被提昇的一群人。研修期間,看到每個專業人員間協同合作無間,無階層分別,照顧服務員在工作環境中受到專業及家屬的尊重,亦能穩住與引入年輕人參與產業,降低照顧人力流失。目前本國照顧人力除了留任率低,未來面臨照顧人力斷層問題更是一大挑戰,希望社會大眾能重日本長野縣特養機構及社區式服務參訪視及尊重照顧服務人員服務的價值,照顧服務員的教育制度與進階需更積極朝向國家證照化,技職體系無縫接軌改善即將面對問題。
銀髮生產力再造的實現
已開發國家平均壽命延長,退休年齡被迫延後,而在台灣,很多人一到退休年齡就退休在家,常常不知道要做些甚麼?由於收入減少,反而產生經濟不安全感,為了減少花費恐會限制社交活動。在日本特養機構,看到已退休人員來做照顧服務員,不但不嫌棄做勞務的工作(洗澡、換尿布、餵飯……等),還運用自己的專長參與社區長照機構服務,讓老人進行機能鍛練及娛樂身心。像有一對退休夫妻因為喜歡喝咖啡,也投入機構服務,無償提供好喝的咖啡,在機構一樓設了「羅馬咖啡廳」,長輩可以享受好喝的咖啡,機構也開放社區民眾可以自由來喝免費的咖啡。喝了一口咖啡,讓我感受濃濃的人情味,實在讓人備感溫馨,家屬擔憂的心情都可以放下,日本非常鼓勵社區大眾參與長期照護之自願服務,可見日本已徹底實現銀髮生產力再造。
機構小型化,落實在地老化
目前日本政策除一級城市已限制大型機構設立,而是轉向社區小規模來設置,原因是擔心當戰後嬰兒潮退去後,大型機構後續轉型將會面臨困境,就如同現在大學因為少子化問題,恐將面臨廢校或整併問題,這確實也是台灣在未來設置機構時需要長期考量的問題。
目前在日本,每一個市町村會有多層級小型的機構設置(如:日間照顧中心、日智症團體家屋、小規模多機能機構、混合型老人住宅服務、特養機構……)除特養機構為30床,餘社區型態皆設置為18床左右,依照各地需求設立相關機構,落實「在地老化」概念,所有機構擺設就是「家」,而機構內「去機構化照顧」也做到完全零約束,評鑑也不是死板板一味將醫療又導入長照機構服務。
當我問起機構為何沒有物理治療師介入時?機構人員用很狐疑的眼神告訴我:因為這是「家」不是醫院,有需要再轉診,長者日常生活活動參與都是一個營造運動的好時機,長者只要快樂參與活動,身、心、靈舒適就能維持長者的功能。
社區服務巧妙融入利用者生活情境
在實際參與服務過程也發現,機構人員皆遵守照顧倫理及機構的專業照顧標準,在社區服務更是能融入利用者生活情境,使利用者感受到被尊重,而非一味適應及配合機構的流程。看到照顧服務人員與長者互動情形與其表情,自然流露出滿意度與幸福感,真的令人折服。冷冰冰的文件確實仍需照顧人員來使它變得人性化,而非教條式的執行。
日本機構針對老人家的膳食真的也很用心,從完整的食物到細碎、軟食及流質等,都能根據老人家的吞嚥能力來調製。在研修期間吃了幾次機構餐食,發現可口美味,老人家也都愉快的享用,員工也都共同吃機構餐食並提供意見,確實是值得學習。
台灣長照制度與服務平台,刻不容緩
此次研修,再一次讓我對日本在照顧銀髮族的態度與精神感到十分感佩,完全是融入日常生活的表現,觀察工作人員對老人家的照顧已是完全內化而非是一份工作而已。完善的服務體系與品質表現徹底實踐「在地老化」目標。提升「老人照顧」不是口號而是全民運動,整個國家社會在朝向福利國家邁進的同時,真的是需要更多的整備,期待我們國家能儘快建置完善長期照護制度及平台,服務資源降低城鄉差距,才能因應未來本國高齡化社會的衝擊。
文/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 長期照護部主任 戴玉琴
本文轉載自門諾公益 月報 196期「日本長野縣特養機構及社區式服務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