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陶冬:比特幣值得投資嗎?

  • By 陶冬 觀看人數: 2078
  • 2017-12-13



 

7年升值近20萬倍的比特幣,已經強大到幾乎所有大央行都開始研究如何監管。
電子交易時代,非政府主導的貨幣有其生存價值。加密貨幣最終會成為通用的交易、儲蓄手段。

  比特幣今年升值九三四%。從投資回報來說,讓推介各資產種類的策略師汗顏。自二○一○年GOX平台開出第一個成交價格,比特幣七年升值近二十萬倍。今年美國感恩節餐桌上,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Bitcoin,在過去數周井噴般上漲的貨幣,在交易平台開戶的人數也直線上升。它已強大到瑞士央行行長、J.P. Morgan執行長都出來評論的地步。幾乎所有大的央行都在研究監管加密貨幣,有些措施已經出台。
 
  在筆者看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是經濟進入電子交易時代的必然產物,核心特徵是去中心化。貨幣獨立於任何國家、央行或企業,開源、點對點、分散且共用紀錄。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開放、透明、底層運作,顛覆貨幣、金融、商業運作模式。貨幣去中心化和商務、媒體、通訊去中心化一起,將世界推向全新的時代,其前途不可限量。
 
Goldene Bitcoin-Münze by wuestenigel, on Flickr
 
  然而,貨幣去中心化面臨的阻礙會大過電商、社交媒體,因為它動了政府的乳酪。打自鑄造銅幣時代開始,政府就緊緊地抓住貨幣發行的壟斷權,所以監管的絞殺幾乎無可避免。但在電子交易時代,非政府主導的加密貨幣有其生存價值,也會得到其他去中心化趨勢及物聯網趨勢的助力。筆者認為,加密貨幣最終會成為一種社會通用的交易、儲蓄手段。
 
  比特幣會不會成為投資工具?若干位投資界大咖提出,非常時期寧可投資比特幣也不投資黃金。今年黃金與比特幣價格走勢,的確反差極大。其實無論黃金或比特幣,都沒有工業價值作錨,其價值就是約定俗成的社會認知。儘管黃金與比特幣都面臨供應限制,黃金是不可複製的,比特幣則面對隨時可冒出來的替代貨幣。
 
  但黃金運輸受物理條件的限制,比特幣在網上做時空騰挪就容易許多,且暫時未見大的監管限制。比特幣近兩年的暴漲,時機上與中國在資金跨境流動上的限制十分吻合,箇中關係需要進一步研究。
 
  比特幣作為一種交易手段和其長期投資價值,筆者認為應該分開來看。就像當年互聯網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變化和某家互聯網公司的投資價值,不能混為一談。
 
  比特幣的市值,已經大過經歷百餘年科技沉積的奇異(GE)的市值了,已經大過服務於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石油的市值了,這個估計中本聰也沒有料到。


本文取自今周刊1093/陶冬《比特幣值得投資嗎?
※ 本專欄與今周刊獨家合作,非經今周刊同意不得刊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