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ine body…
「選擇決定你的命運。」這句話對許多人而言,應該並不陌生。然而,這也是許多人面臨選擇障礙的原因:畢竟,面對「命運」這個嚴肅的命題,再三考慮,甚至是舉棋不定,都是人之常情。
力主產業回流、美國優先的川普,料將提高科技產品進口關稅,阻擋各國低價傾銷,從華為、小米到鴻海都會受衝擊,然而也可能引發中國反制關稅貿易戰。
在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因對川普新政的預期,而創歷史新高達到兩萬點之際,市場還在享受川普剛上台的蜜月期,但歐洲政情發展已成今年投資的一大變數,建議在投資操作上,仍要多一些審慎小心。
過去,美國、日本相繼採取貨幣寬鬆政策,使得日圓兌一美元的匯率貶值。如今,美國改採貨幣緊縮,加上日圓被當作避險貨幣等原因,將使得日圓兌一美元的匯率升值。
退休金問題最近討論的沸沸揚揚,有些人為了爭取退休金不惜與社會對立。退休是一輩子的課題,要在社會公平與生活品質之間取得平衡,如果年輕時想遠一點多存一些錢,退休時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也不會造成社會的負擔。
職業災害恐怕是勞工朋友就業期間最害怕的夢靨,一旦遇上了對身體、精神、經濟、及家庭等,都是莫大的衝擊與影響,更慘的是,如不了解勞工政策,也不知道自己的權利義務,不幸遇到職業災害時平白失去應有之權益,傷身、傷心又傷荷包。
北韓自建國以來,因經濟政策錯誤及國內體制的封閉,堅持走「先軍政治」與「主體思想」路線,寧可將經費用於軍備武力與核武研發,卻不願改革封閉極權的體制,不但使得朝鮮人民生活陷入困頓,也對整個東北亞的區域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台灣在實驗教育領域的立法進展與多元程度,在亞洲位居第一,但細究實驗大學的相關條文,仍充滿「管制」思惟,距離真正開放仍有一大段路。
川普處理貿易糾紛,卻意外搭救了已出現流動性困難的中國經濟。北京在信貸政策把控上出現了鬆動,破天荒地將信貸、股市、債市、樓市、匯市放在一起。
「量化緊縮」時代來臨,將衝擊總體經濟與資本市場。
中美貿易談判、英國脫歐談判的進展,造就鮑爾見好就收的機會;只是,預防式降息結束了,未必等於衰退下降息不會開始,關鍵在於時機。
接續比特幣的話題,我們這次將會介紹「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ω⊙`) 另外,今年被金管會列入規範的STO(Securities Token Offering,證券型代幣),和一般的幣又差在哪邊呢? 對本期主題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在留言告訴我們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