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部分功能不支援IE瀏覽器,請使用Chrome或Edge等其它瀏覽器。

陶冬:區塊鏈與未來中國經濟

  • By 陶冬 觀看人數: 3843
  • 2019-11-22



 

日前習近平動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加快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這對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和轉型極為重要,在對抗美元霸權上,也提供了新路徑。

  十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習近平提出「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在接下來的交易日,A股逾百支概念股漲停,上市公司中,六分之一號稱與區塊鏈有關!
 
  筆者看來,全球經濟正在邁向資料時代。區塊鏈乃是資料時代的底層基礎設施,為一個時代的資料管理和企業賦能提供必要的支持,但指望靠區塊鏈賺大錢,在可預見的未來似乎可能性不大。就像基礎設施乃是水泥時代的底層支援,但投資收費公路股未必賺得到大錢,投資鐵路恐怕還要虧本。恰恰因為有了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的改善,房地產蓬勃發展,物流等新經濟產業改變了生活,重塑了不少產業。真正的賺錢機會,在於基礎設施的應用、效率的提高、產業與產品的洗牌。
 
  在筆者眼中,區塊鏈是一個數據系統,利用「不可竄改」、「共識機制」和「去中心化」等特性,提升物聯網平台的運行效率,突破現存的信息孤島之上,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對經濟、商業和生活的重新架構,其未來賦能的空間與威力,恐怕目前難以想像。
 
  區塊鏈技術,幾乎肯定會帶來一場商業世界的去中心化運動,信息流動變得更順暢、更安全,效率提升所帶來的好處多數歸於消費者,許多中間交易、甚至行業可能因此消失。智慧城市、工業四.○、供應鏈管理、智能交通、普惠金融等應用場景,是目前可看得到端倪的發展趨勢,更多應用會在未來湧現出來。也許目前人類對於區塊鏈的認識,和十九世紀八○年代對電的認識差不多,原來電能除了照明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功效,轉化衍生出來的產品、產業,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連愛迪生也始料不及。
 
  數據時代必須突破的一個限制,是不同數據的整合。但現實生活中,目前的數據非常碎片化,分散在不同的部門、企業手中,因為各自的利益無法實現合併。孤島數據就像一直不斷被截斷的高速公路,汽車是跑不快、跑不遠的。
 
  全球頂尖政治家中,中國領導人是唯一組織學習區塊鏈的。這次政治局學習及之後的政治表態,對中國大力發展數據時代透析了基礎,為中國整合孤島數據提供了政治背書。
 
  筆者認為,將區塊鏈當突破口,對內,開啟了數據整合的過程,為數據時代的經濟發展提供解決基礎,對於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和經濟轉型十分重要,為中國的全球競爭力賦能助力;對外,在對抗美元霸權和美國金融壟斷地位,也提供了新路徑。

 
本文取自今周刊1195/陶冬《區塊鏈與未來中國經濟
※ 本專欄與今周刊獨家合作,非經今周刊同意不得刊載 ※

延伸閱讀
谷月涵:證券型代幣帶給台灣的好處
陶冬:比特幣值得投資嗎?

想要知道如何因應Fintech嗎?趕快查看以下課程資訊吧⬇️
Fintech eMBA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