榊原英資:寬鬆貨幣政策的終結
- By 榊原英資 觀看人數: 4635
- 2018-07-04
彭博資訊經濟學者穆瑞:真正的風險在於主要央行的政策跟不上經濟情勢,而使金融情勢反而過鬆!
貨幣政策「正常化」何時來?且看「日圓先生」榊原英資的分析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於2009年推出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至2012年為止,共推出三次QE。金融海嘯的影響擴及全球,歐洲與日本的央行跟隨了美國聯準會的腳步。歐洲央行(ECB)自2008年十月開始降低利率,2011年十一月,德拉吉(Mario Draghi)接任歐洲央行行長,利率進一步走低,並在2016年三月降到了0%。
再來看看日本。黑田東彥接任日本央行總裁後,馬上開始一連串激進的寬鬆貨幣政策。他承諾要讓消費者物價指數在二年內增加2%,增加一倍的貨幣基數(monetary base),並大舉購買長期債券與ETF(指數股票型基金)。
這些大膽的貨幣政策之所以可行,是因為金融海嘯之初,並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已開發國家當時的通膨率都很低,而各國政府預測,這種情況還會持續好一陣子。例如,2010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僅有1.64%,日本甚至達到負0.72%的通貨緊縮。低通膨的情況一直持續到2015至2016年。
在這些激進的貨幣政策下,全球的經濟成長率自2010年開始增速。201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2009年的0%,成長到5.4%,而高成長率在接下來的幾年依然持續。
在已開發國家中,美國的成長最為強勁,2010年以來的平均成長率達到2%。不過,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逐漸回升,聯準會也自2015年十二月開始緩步升息。到了今年三月,利率已經達到1.5%至1.75%,今年預計還會有兩次升息。
至於歐洲央行的QE,今年三月仍持續施行,但歐洲央行官員表示,此QE預計持續到今年九月,並會在明年上半年升息。
日本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也持續實行,且尚無退場跡象。不過,黑田東彥日前向國會表示,正在考慮要於明年結束寬鬆貨幣政策。
包括日本在內的已開發國家央行,都正在結束或考慮結束寬鬆貨幣政策,改推出較緊縮的貨幣政策。這些貨幣政策的反轉,將為全球經驗帶來什麼影響,值得觀察。